-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孝感市公安局党委聚焦公安队伍“四化”建设目标,深化推进“人才强警”战略,聚力打造“砺警成才”新高地。3年来,先后提拔重用科级干部246人,105名年轻干部荣立三等功,涌现出了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管庆凌、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陈特、湖北省三八红旗手赵芳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 统筹规划“建制”。研究出台《2021年-2025年孝感公安队伍建设梯次培养工作规划》等制度性文件,科学编制年轻干部培养“路线图”“时间表”,做到培养有目标、选配有方向。
● 常态储备“建库”。每年组织开展优秀年轻干部专题调研,按照“持续关注、重点培养、近期可用”三个类别,分层次构建“相对成熟干部库”“专业干部库”“结构性干部库”,先后研判形成综合管理、专业技术、执法办案、信息化、法制等5类人选名单,实现“梯次有储备、选择有空间”。
● 动态优选“建模”。根据干部年龄、学历等“数字结构”和专业、特长等“能力结构”,综合考量年轻干部成长经历、个性特点和岗位要求、任职条件,分类搭建班子功能、干部结构、职业规划3个选配模型,不断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
□ 政治建警“铸魂”。创办“周末党校”,开办“公安夜校”,通过开设革命传统、形势政策、先进典型等系列专题教育,强化年轻干部“思想淬炼”。
□ 赋能强警“增智”。定期举办“公安大讲堂”,创新开展“孝警夜论”,融合运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实战化教学模式,把专业培训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岗位特点相贯通、与弥补知识弱项相契合。每年分批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省厅和杭州、嘉兴等先进地区进行“沉浸式”跟班学习。通过实行靶向培训、专线培养,先后有23名年轻干部纳入省部级专业人才库。
□ 练兵砺警“提能”。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战大练兵积分制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任职(晋升)资格考试制度,健全完善“年轻民警训历档案”,将练兵积分、素能考试与民警晋职晋升挂钩,实行逢晋必训、凡升必考。全市已组织3500余名民警线下自练、线上积分,其中1100余名年轻民警参加晋升考试,实现了“学练提能、训比提质”的常态长效。
■ “赛马场”选才。以推进实施年轻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为抓手,每年组织开展青年民警素质比武竞赛,通过创新开展无领导小组讨论和警务情景模拟测试,把考场变成现场,全景式“赛场选马”“战场辨才”,对其中20名表现抢眼的年轻干部及时入库培养,对38名脱颖而出的获奖干部分批充实到基层和实战、吃紧岗位任职历练。
■ “练兵场”辨才。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练兵场,推行“三个一批”警力下沉锻炼机制,先后比选下派10名可进一步使用的年轻干部挂任县市公安局副职,13名有潜力的年轻干部挂任乡镇街道党政副职,13名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挂任派出所副职。每年选派新提拔、可关注干部到信访、扶贫等一线递进式历练,推动15名下派干部提拔走上领导岗位,21名信访、扶贫攻坚干部优先晋升职级。
■ “比武场”用才。聚焦专案前沿、应急攻坚“最强实战”,探索实行“揭榜挂帅”机制,在全局开展“技能竞赛、办案比拼、战队对垒、打擂考关”,先后从中“靶向式”选配4名“80后”复合型人才担任县市区公安局长,“锻炼式”调配16名专业性强、实绩突出的年轻干部到基层所队担任主官,做到在战场上“知事识人”、在攻坚中“选贤任能”。
○ 建立“成长档案”导航。根据年轻干部的年龄、学历、专业、经历等特点,分类细化年轻干部名单,逐人建立成长数字档案,通过全息数据档案研判,科学规划职业发展方向,不断提高优秀年轻干部识别精准度。
○ 开展“实绩数考”助跑。健全完善“数据绩效、领导评判、群众口碑”三维评价体系,对年轻干部实行差异化、数字化、精准化考核,用“数考”指挥棒倒逼年轻干部提标、提神、提质、提效。
○ 推动“能上能下”亮标。大力倡导“工作不进位、干部就让位”的导向,研究制定《孝感市公安局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试行)》,将“数考”结果作为年轻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坚持无实绩考核不动议、实绩排名靠后不动议,持续保持年轻干部队伍“活水清流”。
-来源:孝感公安-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