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丽萍 陈超超)汉川市湾潭乡齐心村作为汉川市首批“共同缔造”活动试点村,按照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原则,建立“三张清单”,即群众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效果清单,细化“共同缔造”有效载体,激发群众参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合力,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有机结合,推动共同缔造活动走深走实。
倾听群众呼声,以群众参与为第一导向,建立任务清单
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齐心村“共同缔造”专班做到“足印农家、户户走到”,发动党员群众通过召开村组会、屋场院子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广纳民意、汇聚民智。利用村民晚上在党群服务中心门口娱乐这个黄金时间为契机,主动搭建“村湾夜话”平台,在村民娱乐休闲的同时与村民聊家常、摸民情,全面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
截至目前组织召开15次各类大会,设计问卷上门走访让群众建言献策,收集村庄发展意见30余条。为促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齐心村对“村湾夜话”提出了“收集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的闭环工作流程,并建立了问题清单,发挥驻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合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发动群众参与,以群众需求为第一选择,厘清责任清单
在群众能干肯干的人上着手。通过健全组织结构,划小治理网格,建立“村党支部—党小组—中心户长”三级组织网络治理模式。划分片区,责任到人,“村里事”变“我的事”。按照支部提名、群众推荐、个人自荐,推选党小组长4人,中心户长11名,推行中心户长挂牌“一户四联”制度,实现包联全覆盖,初步构建了“一户带一片、多片带整体”的工作格局和基层治理网络。
在群众能干会干的事上着手。坚持发展共建汇民力,“配角”变“主角”。大力推行“家庭自建+能人帮建+集体共建”模式,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事自己办”“花小钱办实事”。齐心村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公厕建设、村庄亮化、污水管网等项目,由群众投工投劳、专业队伍施工,村民按工计酬参与共建。38户群众家门口的“三小园”,将责任区域面积量化,在每家每户门前插上责任牌,明确责任人,中心户长作为监督人,充分实现家庭共建共管。
在群众监督评价中把事办好。发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共同缔造”活动中来,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最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并予以额外积分奖励。建立公开事务栏,对村级、中心村庄小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便民服务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面公开,听取群众意见,每一个共同缔造项目都根据群众的意见不断完善,倒逼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汇聚群众力量,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落实效果清单
每到周五“村庄清洁日”,百余名群众自发集中出发,对村内的卫生死角、乱堆乱放、沟渠塘堰垃圾杂物进行清扫,村庄样貌焕然一新。随着一个个“三小园”的建设,解决了农村房前屋后杂物乱堆乱放以及闲置宅基地杂草丛生等问题,改善了村庄人居环境,目前湾潭乡齐心村五组“三小园”建设已全覆盖。
开展村民积分制试点,建立“积分超市”,以“小积分”撬动“大善治”。截至目前,湾潭乡社工站在齐心村累计孵化志愿者121名,围绕“理论宣讲、帮扶帮困、医疗健康、卫生环保”等志愿服务内容,共开展系列活动13次,累计服务群众150余人。
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引导群众出谋划策建立“共同缔造”项目10个。截止目前,已经建成的项目有百姓大舞台、多功能活动室、日间照料中心、儿童之家、齐心桥、污水管网铺设及“微动力”粪污改厕设施等8个。
依托光伏发电收益以及固定资产出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积极盘活现有资产资源,联系在外能人志士返乡创业。齐心村2名村干部为法人代表,建强小龙虾合作社及帮建蔬菜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种养殖业,探索出一条以村党员干部为主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村民”的经营生产模式,目前30余名留守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三张清单”清晰可见、简单明了,群众们积极提建议、大家一起干、事事有人管、好坏大家判、成果齐分享,齐心村上下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劲头十足。湾潭乡党员干部群众守正创新、勇毅笃实,共画共同缔造“同心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蓝图正在这里成为生动现实!
(编辑:李慧霞 制作:李盛兰 审核:何蔚然)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