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解密地质档案|湖北最大银矿险停工的背后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1-13 14:31:07

湖北银矿(又名于“竹山银洞沟特大型全隐伏矿”,简称“银洞沟”)始建于1987年,位于湖北省竹山县银洞沟,是全国八大金银矿之一,是湖北省最大的银矿企业。然而,这个湖北最大的银矿,却历经波折,险些面临“下马”的厄运,那么,它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银洞沟银金矿矿区办公楼

 

银洞沟前路茫茫


1971年,根据群众提供的找矿线索,十堰竹山县银洞沟被湖北省地质局第十四地质队(现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正式列为重点普查矿点。


到1973年,大队在该区域进行了全面、正规、系统的普查工作。这些工作把一个只有一平方公里多的银洞沟山头“抽筋扒皮”,几乎剃了个光头。虽然投入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找矿工作并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新的进展。


银洞沟找矿的前景令人担忧,不容乐观。它的命运到了一个关键节点:该用的找矿手段几乎都用上了,找矿效果却不理想,还值得做进一步的工作吗?一个大大的问号萦绕在人们心头。


一场事关前途的争论


山雨欲来风满楼,地质技术人员都忍不住要开口了,一场关于银洞沟前途的争论开始了!人们分为了两拨,一拨人主张立刻“下马”:“石英脉型矿从来都成不了大气候,希望渺茫,没有什么找矿前途。”他们认为应该转移去找新的矿点,不要耗在这里浪费时间。


“下马派”有群众基础,因为当时的银洞沟还处在人迹罕至的半原始森林状态,交通极为不便,生活异常艰苦,工作非常困难,不少人早就希望快快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所以当听到“下马”的风声后,人们都像《三国演义》里曹营的兵士听到了曹操的“鸡肋”口令(“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谋士杨修根据鸡肋猜透曹操无心再战,想退兵的心思)一样,一时间都准备下山了,谁不高兴啊?


另一拨人坚决不同意就这样草草“下马”,毕竟还有两个过硬的找矿依据啊!另外,矿点外围矿产区调结果也证实只有银洞沟才最有希望,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应该对前几年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梳理、分析、总结,提取新的找矿信息,说不定会有重大收获呢!


大队多次开会谋求两拨人统一意见、达成共识,结果会上会下的争论不断,每次都不欢而散,无果而终!


胡惠民一锤定音


地质局领导一直十分关注银洞沟找矿工作的进展,自然不会对下面的争论置之不理。在银洞沟何去何从、命运攸关的紧要关头,省地质局派出了工作组,孙耀华副局长亲自带队,由总工程师胡惠民、地矿处长熊恩熙等人前来考察银洞沟;大队主要陪同人员是大队长李怀邦,地质科长刘志范,大队和分队技术员负责冯钜昌、吴贤奎、刘兴义等。


在考察总结联席会上,一向被尊为地质权威的胡惠民,因为以前曾多次下来指导工作,对银洞沟的情况早已了然于心,所以在联席会上没有过多地征求大家的意见,而是在详细分析了各种情况后,就银洞沟是“下马”还是“上马”的问题说了几句掷地有声的权威“名言”……这话说得简明精辟,坚定干脆,没得商量,这场争论就此落下帷幕。


银洞沟重获新生,矿区转入了正规的详细勘探阶段。阴霾散去后的艳阳天,沉睡了亿万年的银洞沟苏醒过来,揭开神秘的面纱,渐渐地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银洞沟从十几亿年前的元古代“带来”了1400多吨银,14多吨金;“带来”了金属有益伴生组分铜、铅、锌、镉、钼等多金属工业储量50000多吨,实现了填补湖北省独立银矿资源空白的梦想。人们在既惊喜又惊奇的同时,给银洞沟山头(简称银洞山)冠以“金山银山”的美名!

 

在事关银洞沟前途的这场大会上,胡总究竟说了什么,一锤定音,让这场争论就此了结?银洞沟又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惊喜呢?欲知更多详细内容、传奇故事,请阅读《岁月流金——湖北省地质局口述史(第一辑)》(以下简称《岁月流金》),该书由湖北省地质局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书局联合出品,揭秘湖北地质工作者的传奇故事,展示70年来湖北地质工作成就。



图书看点


忆随周恩来总理视察三峡

周恩来总理在有关部委、省市领导及技术人员的陪同下,赴三峡考察坝址。总理视察了南津关和三斗坪,在征询了地质专家的意见和投资比较情况后,毅然发出指示:将坝址研究重点从南津关转到三斗坪。

刘广润(右一)向周恩来(左一)汇报工作

周恩来总理在南津关和三斗坪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他会将三峡坝址选在三斗坪?《岁月流金》中收录的《忆随周恩来总理视察三峡》一文为你揭晓答案。


百里荒煤矿“会战”的那些事

20世纪70年代,在百里荒,曾展开过一场别开生面的“煤矿会战”。浩浩荡荡的人群成建制地被抽调到百里荒煤矿做钻探施工,但是人们吃饭的家伙——施工设备,因为路况的原因,只能堆在山脚。指挥部发出号召,人们齐上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终将设备搬上了山。

宜昌市百里荒

在没有公路、没有汽车的时刻,人们是怎么将这些重达几十吨的施工设备搬上山的?上山后,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在《岁月流金》中,文章作者记录自己亲身经历,与您一起重温那段有光影,有滋味,充满火热颜色的奋斗时光。




图书简介

《岁月流金——湖北省地质局口述史(第一辑)》是湖北省地质局建局70周年之际推出的重要作品。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书局、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组成采访组,奔赴全省各地,历时5个多月,实地调研、走访湖北省地质局25家直属单位,采访75位历史事件当事人,获取100余万字素材、90多个小时口述录音,从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39个故事,多方核实,精心撰稿。这是湖北地质工作者首次大规模口述历史,揭秘三峡大坝选址、蛇屋山金矿勘查等传奇故事,从第一视角展现湖北省地质局70年重大成就、重大事件。



编辑推荐

这本书里有湖北地质人跋山涉水、栉风沐雨的责任担当,有求真求实、笃志笃行的科学探索,更有克难奋进、初心如一的地质情怀。


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周恩来总理视察三峡坝址,在坝址的选择时发生的故事;能看到湖北省新型金矿和含金层位——泗峡口金矿的发现经历了怎样的一波三折;能看到五十多年前,参加百里荒煤矿会战的队员们拥有怎样一段火热的奋斗时光……


这是一本回顾了湖北地质人70年来为国家及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揭秘地质事业发展中鲜为人知的细节,真实、生动、具体地再现湖北地质工作辉煌历史,留下不可再生的精神财富。




图书目录

左右滑动查看



图书信息

责任编辑:周凌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