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农新瑜、实习生刘子婧)《六渡桥》《二十四节气歌夏秋谣》《和平里》……1月11日下午,一首首汉味浓郁、亲切好听的民谣歌曲在武汉中心书城一楼大厅响起,歌声、琴声、笑声交织,现场气氛热烈温馨。当日,知名音乐人、武汉方言民谣发起人、武汉市心理医院特聘音乐治疗师冯翔,应邀在这里为线上线下读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冯翔音乐派对”直播分享会。
“冬天腊梅花,夏天石榴花……”冯翔的一曲《汉阳门花园》,已成为武汉市民熟悉喜爱的传唱经典。圈内人称“翔叔”的冯翔,1964年生于武汉,1981年考上同济医科大,自己组建乐队,毕业后做了10年医生。2004年起北漂闯荡,10年后回到武汉,开始用武汉话写歌。其代表作品有《汉阳门花园》《六渡桥》《黄鹤楼》等。2020年,冯翔以《二十四节气歌夏秋谣》参加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引起热烈反响。
分享会现场,冯翔与主持人一起,结合自己出版的个人音乐随笔《和一张椅子谈音乐》,以“语言,音乐的多样性的根源”为题展开分享。他怀揣吉他,边讲边唱,并不时和现场读者热烈互动。
“人们表达情感时,能够最直接、最准确生动的语言一定是自己的母语。”冯翔认为,音乐作品的产生,与作者所在地的语言环境必然息息相关,他努力要做的,就是要把更多的“汉味”和“乡音乡情”融入自己的作品中。“音乐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方言是其丰富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他也希望更多的朋友们不妨也试一试,试着用自己的家乡话去表达,感受方言中的那份独特的情感传递。
近年来,冯翔创立了“冯翔和他的朋友们”品牌音乐会,成立了黎黄陂路“冯翔青年乐队实验基地”,并以“街角音乐会”“武昌区惠民演出”等多种方式活跃武汉三镇,传播音乐艺术。刚刚过去的2022年,他发表了最新作品《和平里》。冯翔透露,目前他正着手进行“武汉音乐地图”和“湖北音乐地图”等项目,致力于湖北民间音乐和湖北音乐人作品的发掘、制作和推广。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