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农村新报讯(记者万可庆、通讯员邹雄艳)2022年12月27日,在利川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市长熊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利川市将扎实推进县域经济争先进位,争当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排头兵,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利川贡献。
2022年,利川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37亿元,同比增长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4.9亿元,同比增长44.7%;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8%;连续三年上榜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连续八年上榜“百佳深呼吸小城”,获得“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熊翔指出,2023年要继续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发展生态绿色产业,推进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生态文旅康养产业,推进腾龙洞、龙船水乡、佛宝山等景区提档升级,支持温泉小镇、高山滑雪场建设;支持城区清江河段等夜游项目,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强化康养配套服务,推动避暑经济与康养地产有机结合,提升康养吸附能力和附加值。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支持建设中药材集散中心、黄连优种育苗基地、苏马荡中医药产业基地等项目,努力掌握黄连市场主导权。
大力发展特色富硒产业,推进硒食品精深加工,擦亮“利川红”“利川莼菜”“利川山药”等硒品牌。加快建设莼菜种源繁殖基地,实施毛坝镇利川红综合提升项目,以销售端的增效推动生产端的提质。
同时,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产业生态化。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推进页岩气开采废物处置利用、医疗废物一体化循环处理等项目建设,建成城乡生活垃圾收集与焚烧发电项目。加快畜禽养殖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化、标准化的生态养殖。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拓展“两山”转化路径,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在乡镇培育生态产品供给主体,推动生态资源变资本、变资产。鼓励国有企业设立“两山”实践创新专项基金和发展平台。
开展全域碳汇资源调查,挖掘林业碳汇潜力,谋划推进国储林及碳汇项目建设,探索多元化的林业产业新业态。打造城市郊野森林公园。健全生态产品保护和开发机制,打造特色鲜明的茶叶、药材、蔬菜等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