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英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现代中医药产业链链长王海霞县长(主席台正中)主持召开英山现代中医药产业链建设推进会。(肖宝江 摄)
陶河乡英太寨村苍术良种繁育基地。 (程抱中 摄)
12月15日,在英山县湖北辰美中药有限公司成品仓库门口,主管田庆佳按照订单清点100多箱该公司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将这批价值100多万元的产品发往全省各地。
像湖北辰美中药有限公司一样,英山县7家中药材龙头企业加班加点生产订单产品,满足全国各地医药公司对英山中药材的需求。
守正创新壮大经济
从野生种植1亩发展到人工种植3万余亩,从一户农户发展到19300多户,从销售额6万元发展到5000万元。这是湖北宏图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英山县宏业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万雨露30年的创业经历,也是该县发展中药材的历程。面对取得的成绩,他微笑着说:“我只是为药农打造了一个平台,外接市场,内联药农。”
像万雨露一样从种药开始创业发展药材产业的还有很多。截至2022年11月底,该县注册登记的中药材市场经营主体已达到208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到4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国家级合作社1家、省级合作社2家、市级合作社7家,省级家庭农场1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湖北辰美中药有限公司2021年生产中药饮片3000吨、配方颗粒剂500吨,加工销售收入超过1.3亿元,配方颗粒品种已开发410种,其中纳入湖北省医保目录377种;湖北宏图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良种繁育工程进度全面加快,建设茅苍术玻璃温室良种工厂化繁育园,发展育苗基地100亩,扩繁基地500亩,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5415万元。英山中医药行业各领域规模不断扩大,全县从业人数超5万人,中医药企业为该县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为县域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当前,英山依托龙头企业开发的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袋泡茶饮、石斛酒、茯苓面等药食同源食饮品,苍术坐垫、香囊、熏香、足浴包等中药养生日用品,以及县人民医院自制的膏剂、丸剂、洗剂等中药产品1100余种。县政府极力推进中医药二三产业发展,已统筹组织与湖北中医药大学等重点科研院所共建英山县中医药产业研究院,加强产品研发,积极打造英山健康臻品。
英山县吉利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晒茯苓。 (舒同军 摄)
强基固本兴村富民
英山地处大别山南麓,属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地理条件和土壤类型非常独特,适宜各种药材生长。全县药材品种共有1181种,其中植物类208科、1061种,动物类30科、80种,矿物类30种,菌生类10种,适宜人工种植的常用药材有300多种。
历届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中药材当成强县富民工程抓在手上,全县成立了396个中药材合作社,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基地。
温泉镇陶坊村版图面积4.6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至500米,全村耕地面积1800亩,人均耕地面积1.06亩。2017年依靠黄冈市中医院成立村级中药材合作社,发动300多户村民种植药材,如今已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200亩,每年农户劳务收入近30万元,支付给农户的土地流转金有42万余元,全村中药材产值200多万元,村集体仅中药材收入达10万元。四组村民宋又松今年69岁,除了自己种植15亩栀子外,还参加合作社劳务及管理660亩厚朴,他从事中药材收入过3万元。该村真正实现了兴村富民。
近年来,为有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链建设,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链长、分管副县长任副链长的英山县现代中医药产业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英山县现代中医药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英山县现代中医药产业链建设若干措施》《2022年英山县现代中医药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和《2022年英山县现代中医药产业链发展考核方案》等多项措施。目前,全县药材种植面积已进入稳定期,截至2021年底,全县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7.5万亩,其中苍术3.2万亩、茯苓3万亩、天麻1.5万亩、虎杖2万亩、桔梗0.6万亩、石斛0.2万亩。
英山中药材具有品种多样性特点,草本、木本、菌类三大类药材齐头并进。除六类大宗品种外,当前市场主体及农户还自发种植黄精、石菖蒲、葛根、博落回、蕲艾、瓜蒌、栀子、百合、野菊花、金银花、灵芝、羊肚菌、银杏、杜仲、厚朴、黄柏等约20余种药材,这些小众品种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县的60%以上。
湖北楚康药业有限公司天麻加工车间。(徐飞宇 摄)
踔厉奋发拓展市场
“要想突破性发展中药材产业,必须把品牌建设作为振兴中医药产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明晰‘六大品种’的发展路径,突出‘康养英山,道地药材’的理念转变,将中医药产业打造成‘药旅联动’的核心引擎。”在采访企业时,英山县药材和茧丝绸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肖宝江介绍了英山县如何创建中药材品牌。
“英山桔梗”和“英山天麻”“英山茯苓”“英山苍术”分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今年该县启动“英山石斛”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英山桔梗”“英山石菖蒲”湖北省地方标准申报。
围绕塑强品牌进行总体布局,积极组织企业参会参展,极力提升英山道地药材形象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连续四届参加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为全县重点中医药企业提供展示和推介平台。英山道地药材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英山吉利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奕苓尚品”茯苓面、黄精丸走俏市场,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2019年湖北省推进道地药材“一县一品”建设,“英山苍术”被省政府认定为湖北省首批道地药材“1+10”优势品种。2022年湖北省公布的“十大楚药”和“五大特色药”中,苍术、天麻、茯苓、蕲艾、银杏、厚朴、黄精、野菊花、虎杖等品种在英山具有发展空间,为英山后期高质量推动道地药材发展助力产业振兴提供了基础优势。
为加大该县现代中医药产业链建设,英山县政府实施筑巢引凤措施,在大别山辐照产业园投资1.25亿元,建设9万平方米的厂房;在石头咀镇投资6789万元建设“大别山道地中药材产业园一期工程”,英山县政府与天津红日药业集团、湖北省中医院签订了打造“大别山茯苓产业园”的三方共建协议;招商引资签约项目“绿欣源道地中药材药食同源食品加工产业园”总投资6360万元,加工车间主体已竣工。
英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现代中医药产业链链长王海霞介绍,英山县将中医药产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之一,以建设“康养英山”为总体目标,按照“建基地、揽人才、兴主体、强产业、育品牌”思路,依托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举全县之力,下非常之功,全面推进中医药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延伸中医药产业链,推动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