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走进千年古镇刘家隔 找寻历史遗留的足迹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2-12-14 14:50:24


“金鼓城遗址范围很大,据志书记载,金鼓城遗址位于汉川市刘家隔镇,北临汉北河北岸、东面是逼驾台、南西紧邻老府河(萝卜沟),方圆约三、四十华里。金鼓城,五代周世宗显德五年(公元 958 年), 汉川县治从汊山迁移于此,至元代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 年)汉川县治在此长达400余年之久 ……”


3月15日,汉川市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队走进了千年古镇刘家隔,镇文化站站长马明想向调查队员介绍刘家隔镇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物资源。

调查队员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与当地年长者 一起走进田间地头、幽静小巷,寻访着千年古镇刘家隔曾经的辉煌历史。

金鼓为古代作战的两种信号,击鼓而战,鸣金则停,而称金鼓。金鼓城曾是长江中游的一个区域 中心和中转站,城市规模方圆三、四十里,高大的保和台、城隍台都在城内,碧波荡漾、翠柳成荫的后湖也只是城中湖。古城有城门4座、商业街 72条,整个布局讲究天人合一、颇有雅致,城内商业区、公署 区和休闲娱乐区因地因景设立,治安、消防、卫生等设施齐全,楼堂馆所错落有致,七坊十三桥点缀其间,“三台六景”各自成趣,被誉为“小南京”。

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李自成和张献忠所率的农民起义军,掠黄州,破孝感,于当年12月,以全师压境之势,直捣金鼓城,杀戮当地官兵数千人,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起义军再次攻陷金鼓城, 驻此达半月之久,将金鼓城的许多胜景街巷全部烧毁。2011年9月,该遗址被汉川市人民政府公布为 汉川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城里头,这里正是金鼓城遗址中心,然剩下的是农田和房屋取代了曾经“小南京”的繁华。

神隍台遗址,又称城隍台,位于汉川市刘家隔镇西寺台村1-3 组临汉北河堤边一台地上,本在古义川县城金鼓城中,因台上建有城隍庙而得名。城隍台地势最高,耸立在涢水河畔,气势宏伟。在台上极目远眺,江河尽收眼底,当时的文人墨客登临 此台,不禁有感而发,诗曰:坐镇赤城第一台,面对仙女笑逐开;怀中搂抱金盆月,腰系涢水白玉带。城隍台地表散布三彩瓮、釉陶碗、釉陶盆、板瓦等残片。采集有“开元通宝”铜钱。据清同治《汉川县志》载,汉川县治在五代后梁时迁于此地,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废。神隍台遗址于1987年6月24日公布为汉川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和台遗址(元通寺)位于汉川市刘家隔镇迎凤村7组。保和台遗址呈不规则圆形,总面积约700000平方米。据史料记载,保和台原建有县儒学宫,富丽堂皇,每年秋试,学子云集,生花妙笔,竞相折桂。明末,刘家隔的明朝守将害怕再次被农民起义军攻陷,便仿造主子崇祯皇帝在北京祈神求安的做法,在县衙后的高台上设坛作醮,祈求和平安宁, 即是“保和台”。2011年9月,该遗址被汉川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汉川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3天艰苦细致的摸排走访,调查队共寻访汉川市文物保护单位6处,基本摸清了古镇刘家隔的文物资源,掌握了更加详实的信息,为整个汉川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夯实了基础。


(来源:孝感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任编辑:韩荣梅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