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3月21日讯(通讯员胡维琼、黄娟、王兰兰)“直播间的朋友们,你们有口福了,2022年第一茬春茶——毛尖于今天正式出炉,想尝鲜的,赶紧拼手速……”3月20日,记者在建始县三里乡茗露熙马坡茶茶庄看见,主播张瑜正在通过抖音平台售卖茶叶,短短半个小时,10来斤茶叶便已销售一空。
张瑜是重庆女孩,2012年在广州打工时与三里乡马坡村的小伙谭平相识相恋,刚开始一直在外打工,进过工厂,开过的士,卖过建始大饼,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转眼五、六年过去了,家乡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与同事聊天时会有人经常问起家乡的特产——“马坡茶”。
“何不从家乡的优势做起?”2018年,说干就干的张瑜同丈夫一起回到家乡,投资10万元,整修房屋,开设茶庄。
“刚开始生意并不好,特别是2020年的疫情将我们逼到了绝境。”没有一个行人,没有一单生意,除了刷抖音似乎真没别的事情可做,可在刷抖音的同时,张瑜感受到了外界的精彩,感受到了网络的便捷。
“既然别人能通过网络销售,我为什么不能?”于是张瑜从拍一些简单的视频开始发表作品,慢慢地,她也有了粉丝。
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有灵气,有生命力,张瑜经常向身边的前辈请教。王长权便是她的指导老师,也是马坡茶的传承人。
“马坡茶一词,源于道光年间,我们村(马坡村)有一位名唤吕天朝的人在进京科考中会试高中,被道光皇帝召见,钦点守备一职。吕天朝面圣时,将从杭州引进栽种在河水坪马坡的茶敬献皇上,皇上品后龙颜大悦,赐名马坡茶……”见到王长权,他正在给远道而来的客人讲叙马坡茶的发展史。
王长权是马坡十株茶商品的创始人,也是被县政府命名的“建始县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承传人”。
在他看来,马坡茶是有故事、有文化内涵的,自己曾经在马坡村当过村干部,有义务将马坡茶产业发展壮大,有义务将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前年县里组织茶艺培训,本来没有我的名额,我找到主办方,要求加一把凳子,也要参与旁听。”11天的培训时间,王长权没落下一场,当年已64岁的他,从事体力劳动一辈子,手脚并不柔软,但他天天练,时时练,刻刻练。2020年参加全州茶艺大赛,还获得了最佳精神文明奖的好成绩。
“我有3个儿女,他们都从事马坡茶的销售,因为年轻,他们的想法和做法都能紧跟时代,我也不能落后。”谈起发展,王长权很是自毫。
大儿子王海玉、大儿媳李林夫唱妇随,在832农副产品销售平台、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都有自己的网店或小程序,仅去年,他们便通过这些平台售卖茶叶近30吨,销售收入达2000多万元,成为三里乡茶叶销售首家规上企业。
据了解,马坡一带如今有茶叶加工厂家8家,销售企业47家,其中20余家实现了网络销售,以茶会友、茶艺展示、茶文化交流、直播带货等方式将茶叶知识、礼仪、历史文化结合得恰到好处,吸引了更多年轻流量,增加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