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一村一辅警” 村里有你“警”色美
农村新报 2020-12-18 09:55:13

       农村新报通讯员刘博 卢贻斌 陈玲

       他们来自基层,服务于基层,助力夯实基层公安基础工作,同时提供便民服务、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防范宣传、法律常识宣讲,有效缓解农村派出所警力不足的问题。他们是基层治安管理战线的“排头兵”,筑牢了农村治安第一道防线。

       今年以来,石首市公安局横沟市派出所大力推行“一村一辅警”模式,着力将驻村辅警打造成村民家门口的“平安守护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凭添了一道亮丽风“警”。

土生土长 办事便利效率高

      12月3日中午,石首市横沟市镇,一辆停在路边的小车后窗玻璃被人发现损坏,司机急忙报警。接到报警的石首市公安局横沟市派出所民警对附近一监控进行查看分析,发现一辆拉预制板的平板车有重大嫌疑。民警将平板车视频截图发到“一村一辅警”群里,请驻村辅警辨认。不到一分钟,驻拦河坝村辅警刘振东反馈信息,这辆车正是该村的。当民警找到平板车司机时,他不得不承认,由于车上吊陀甩动,误击路边小车造成车玻受损。

      “尽管这是一起小事,但从中可以看出驻村辅警发挥了地熟人熟情况熟的优势!”横沟市派出所所长王欣说道。

就在当天,横沟市派出所十名驻村辅警一个月试用期满,经派出所考核全部合格,与镇政府委派的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协议,正式走上了驻村辅警的岗位。

      横市沟镇面积98平方公里,人口近4万人,现有10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分别与江陵县和监利市接壤,素有石首市“北大门”之称,经济商贸活跃,治安状况较复杂。以往,横沟市派出所实行民警以数村为一片责任管理模式,但由于民警中心工作多,日常工作往往超负荷,无法全身心联村驻村,造成基层基础工作薄弱。

       为进一步强化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破解警力不足难题,改变治安防控中公安机关“孤军作战”的被动局面,今年10月份,横沟市派出所按照上级要求,实现警务前移,推行“一村一辅警”模式。

       横沟市镇委镇政府对“一村一辅警”工作十分支持,把招聘驻村辅警被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工作,明确指出招聘辅警是为锤炼后备村干部作准备,几年后他们中的佼佼者完全可以走上治调主任等村干部岗位。

       在推进“一村一辅警”工作中,横沟市按照“党政领导、财政保障、派出所使用”的原则,经过慎重研究决定,“一村一辅警”必须要“专”,面向十个村公开招聘十位专业辅警。在招聘条件中,有一条硬杠杠,即应聘者必须是本村户籍、本地居住。 “人熟、地熟、情况熟,处理本村情况能够得心应手。”

        拦河坝村29的刘振东是一位退伍军人,共产党员,积极报名参加驻村辅警。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同学邱刚豪从外地回来,在挖口子村当了一名驻村辅警。

     “说实话,与在外打工相比,辅警收入不高还有纪律约束,但考虑回到家乡,既能使一家人团圆,更能为家乡出一份力,我感觉值得!”邱刚豪一席话说出了大多数辅警的心声。

       在辅警政策的感召下,在外搞软件开发的沙包洲村贺勇回来了,在家搞养殖的重阳岗村程虎报名了,南洲子村大学毕业生李超也走进了驻村辅警岗位……他们中年纪最大的36岁,最年轻的23岁。

一岗多职 快速反应补短板

       驻村辅警陆续到位后,经过优胜劣汰震动期后逐渐稳定。十名辅警参加了石首市公安局举办的为期一周全封闭辅警轮训班,使他们从新鲜感向职业归属感和初步掌握理论知识方向发展。横沟市派出所为他们配备了必要的装备,每人一辆警用电动车,各村部都为驻村警务室设立办公场地,挂起标识牌,镇财政在经费上全额保障,从而使他们能轻装上阵。

       驻村辅警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当好“八大员”,即社情动态信息员、基础信息采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实有人口管理员、巡逻防控治安员、交通安全协管员、服务群众办事员、公共安全宣传员。除此,还要协助村委会完成一些重要事务工作,如人口普查、两车整治宣传、秸秆禁烧等。驻村辅警每天早晚会骑着警用电动车在村里转两圈,一是发现安全隐患,二是接受群众求助,三是起到震慑作用。

       横沟市镇十名驻村辅警每周2.5天在村里工作,2.5天在派出所参加值班备勤及一些中心工作,这主要考虑到驻村辅警业务素质还有待学习和提高,以便更能适应岗位。

       辅警每周在驻村的时间内,都按时打卡签到,还必须每天至少走访十户以上乡亲,了解对治安的期朌和宣传法律。由于都是本村人,乡亲们会对他们少些客套话,多些实话。

      横沟市派出所教导员赖炜说:“作为派出所伸向村里的末梢神经,驻村辅警补齐了治安短板,使本村警情第一时间得到处置,纠纷第一时间得到调解,求助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筑起了农村治安防控新防线。”

警民融合 乡里乡亲一家人

       横沟市派出所坚持以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切入点,推行“一村一辅警”工作,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的“打、防、控、管”能力。在近两个月时间内已取得初步成效。

     “往年快过年了,有些小偷小摸出来偷腊鱼腊肉,现在辅警不仅每天骑警用电动车到处巡视,夜晚还组织巡逻,两个月内村里还没听谁家被偷。”村民兴奋地说。

       这点从横市派出所得到证实,十一月和十二月中旬盗窃案件发案率仅为去年同期的三成,辅警组织加大巡逻,产生了明显效果。

       矛盾就地化解,小纠纷不出村。以前村民大事小事都打110,这固然出于对警方的信任,但也说明群众身边解决渠道不畅。村民报警,多是一些小矛盾小纠纷,报警一多,民警频频出警,造成警力资源紧张。自从村里有了辅警,村民小纠纷小矛盾直接找辅警解决,户口办证等一些问题也就近询问。既快健又方便,派出所民警出警次数相应少了,可以集中精力,办理侦查破案和社会治安整治,提升群众更高的安全幸福值数。

       驻村辅警有一个重要职责,公共安全宣传员。农村不少老年人购买摩托车和三轮车既不考驾照,也不办牌照。起初这些辅警上岗前也不以为然。自从当了辅警,经过普法学习,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两车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走进乡亲家,从一个个具体案例和事故入手,讲无证无照车上路的违法性,出了事故的危害性。由于辅警是村民们身边熟悉、可信任的人,他们的宣传通俗易懂,不讲大道理,村民听得进去,办证办牌积极性也高。

       对于驻村辅警,挖口子村党总支书记杨拥军体会很深:“村里老年人、妇女和孩子多,自从家门口有了辅警,不安全因素少了,在外面打工的青壮年也能安下心了!”


责任编辑:三农频道编辑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