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龙感湖边舞彩“链” 黄冈全力推进现代纺织产业链建设
湖北日报 2022-02-26 20:47:25

从10.5亿元的环保无染彩色纺缝纫线生产基地,到3亿元的高档尼龙胚布生产基地;从1.08亿元的高档弹力布生产项目,到两个1亿元的高档化纤胚布和纺织面料一体化生产基地……

新年以来,作为黄冈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现代纺织产业链链长单位,龙感湖管理区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主攻现代纺织,补齐产业链条,密集引进纺织项目12个,总投资额达25亿余元。一条集原棉、纺纱、化纤、织布、印染、成衣为一体的现代纺织全产业链,在龙感湖管理区已初具雏形。

立足比较优势 加快产业集聚

2月21日,走进湖北丰帛纺织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台台喷水织机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抢订单、赶生产。

“公司于2017年4月落户龙感湖,当年投入织机300台,实现产值8000万元。”回顾创业历程,丰帛纺织董事长陶建华说,当年受邀到龙感湖考察后投资,没想到一干就是5年。

吸引陶建华到龙感湖投资发展的是这里良好的投资环境。2012年,龙感湖管理区纺织产业集群被省政府正式认定为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截至2016年,全区已有纺织、印染、制衣等相关企业38家,产业基础扎实,投资条件优越。

立足比较优势,管理区在鼓励扶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传统纺织产业链的同时,加大政策推动和产业招商,大力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纺织企业转移,先后引进中浙梵纺织、左中右纺织、丰帛纺织、亨创纺织、国龙纺织、骏帆纺织、龙旺达纺织、粤发纺织等一批重大纺织项目。

管理区经信局局长王欢欣介绍,龙感湖纺织产业发展前期主要以棉纺为主,随着丰帛纺织等一批优势项目落地,全区纺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集聚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正在朝着“中部地区纺织面料生产基地”目标全力推进。

五年弹指一挥间。丰帛纺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公司二期智能化车间扩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计划投资1亿元,安装日本津田驹喷水织机400台,规划建设新厂房6000平米,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2亿元,税收过千万。

企业茁壮成长,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在龙感湖,以卓尔雪龙纺织、家和纺织、双迅纺织为代表的传统棉纺企业与无染彩色纺织、亨创纺织等众多新兴织造企业共同成长。至去年底,全区共拥有纺织企业68家,其中规上企业31家,纺织规模50万锭,实现行业年产值近4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量的78.6%。

着力招大引强 培植产业龙头

龙头舞动产业兴。

去年12月31日,龙感湖管理区党委委员、副主任於春明率领的专业招商团队再次踏上跨年招商之旅。3天时间,他们辗转江浙沪,行程2000公里,密集走访15家企业,其中有霞客色纺、骏帆、中辉、恒润、贤美等纺织业内大咖。

黄冈无染彩色纺有限公司是国内色纺龙头企业江苏霞客色纺下属全资企业,主营有色纤维和有色多纤维混纺纱线,集研发、生产、销售、外贸出口于一体,年产值超过2亿元,连续上榜黄冈企业50强。

“公司将着眼细分市场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做大产业规模。”该公司总经理杨利林说。

穿行在公司园区,一派忙碌建设图景令人欣喜:公司正在启动三期项目建设,计划投资10.5亿元,新建厂房2.2万平米、用于建设36万锭国内最大的环保无染彩色纺缝纫线加工生产基地,达产后每年可实现产值4.5亿元、税收1500万元。

目前,投资1.5亿元的湖北骏帆纺织千台喷水织机项目一期建设已初战告捷,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近期将正式投产,可实现年产高档化纤坯布10000万米,产值1亿元。

总投资3.3亿元的国龙纺织、丰帛纺织、粤发纺织项目陆续开工,共计划建设智能化新厂房35000平方米,引进喷水织机1800台,年产值超过5亿元。

由浙江中辉纺织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的高档尼龙胚布生产基地项目,计划近期启动购买厂房4万平米、办公及宿舍楼1万平米,安装新型喷水织机、倍捻机、加弹机等设备,达产后年可产化纤弹力布6000万米,创产值2.5亿元、税收800万元。

“在壮大纺织产业集群规模的同时,我们着力招大引强,培植产业龙头,充分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管理区党委书记高维鹏说,龙感湖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1123”目标,实现纺织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纺纱100万锭、织布2万台套,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三大方向。

数字赋能提能 产业延链强链

从投料到产品出厂,全程由电脑管理操控;一眼望不到头的纺纱设备前,昔日的来回梭巡被三三两两的身影替代;车间主控室的电脑屏幕上,闪烁着实时更新的各项生产数据……走进湖北卓尔雪龙纺织有限公司二分厂新车间,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纺织生产线让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龙感湖管理区在提出用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用工业互联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操作链。传统纺织业在数字和工业互联网赋能之下,动能澎湃。

去年12月30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宁教授带队,近20人的专家教授团队现场为龙感湖管理区纺织企业把脉问诊。通过合作设立纺织产业研究中心、常驻专家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等形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推进龙感湖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加油助力。

在湖北双迅纺织有限公司技改车间,武汉纺织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书记、湖北省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张尚勇教授正在一线指挥技术人员开展系统调试。自2018年起,张教授就兼职了这家纺织企业的科技副总,具体负责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的技改升级。

“通过运用5G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纺纱车间进行改造升级,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用工减少30%以上,产能至少提高20%。”张尚勇教授介绍道。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管理区锚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的纺织产业发展方向,瞄准“百亿纺织”目标,坚持“链式思维”,支持企业实施“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系统实施技改提能、工业倍增行动,加快推动企业扩规提能、产业延链强链。

“目前全区技改力度前所未有。”区发改局局长商海群说,自去年以来,全区纺织行业先后有霞客、非凡、国龙等4个重点技改项目稳步推进,另有11家前整自动化、提能扩产技改项目正陆续启动,目前已完成技改投入2.5亿元。全区计划每年投入技改资金1.5亿元,加快推进智能化技改项目实施,力争5年内推动全区现有纺织企业提能技改全覆盖,工艺设备达到国内纺织行业一流水平,实现产能产值在2021年基础上翻番。

(湖北日报通讯员 张晋 石磊)

责任编辑:娄雅玲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