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多个“中国第一” 4项“国际领先” 10项“国际先进” 科技创新 中冶南方把“钢铁饭”嚼出新味道
湖北日报 2022-01-20 08:53:09

中冶南方担纲“综合设计”的光谷中心城,正由蓝图变为现实。

俄罗斯新利佩茨克钢铁公司外景。

中冶南方建设的广西盛隆活性焦制备生产线。

中冶南方打造全球首个数智孪生料场。

2022年新年伊始,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冶南方”)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

在2020年各项经营指标同比大幅增长的基础上,该公司2021年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企业利润等三项指标较上一年度分别增长12%、20%和37%,顺利实现“十四五”开门红目标。

而这背后,离不开中冶南方对于科技创新的坚守。

去年以来,该公司推出“千万元引才基金”,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加盟,形成了“五级人才成长制”的定制化人才培养体系,擦亮了技术人才孵化品牌;公司四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领衔,数千名工程技术人员合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引领行业未来发展。“正因为如此,在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中冶南方才得以逆势前行、稳健发展,朝着‘管理卓越、生态发展、世界一流的科技型工程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阔步迈进。”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冶南方技术创新成效斐然:共有15项科技成果通过国家鉴定,其中4项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10项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智慧高炉大数据智能感知及可视化管理平台”入选工业与信息化部2021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晋南钢铁二期曲沃基地产能减量置换项目转炉连铸项目”在“2021全球基础设施数字化光辉大奖赛”中荣获光辉大奖赛制造类唯一奖项,是国内目前唯一获奖的钢铁工程……

中冶南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实施“能力升级+生态发展”双轮驱动战略,聚焦钢铁工程、城市建设、节能环保三大场景,不断夯实科研创新与数智化、人才培养、集团化运作、精益运营和品牌文化五项支撑,瞄准韧性发展的核心目标,围绕“卓越南方、精益南方、数智南方、美好南方”四大发展目标,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全球首个数智孪生料场 用“元宇宙”技术助力精准炼钢

“所谓数智孪生料场,跟现在大火的‘元宇宙’理念类似,就是在电脑上建构一个虚拟的‘双胞胎’料场,所有的数据均与现实世界保持一致,从而模拟料场的实际运作,优化生产调度,实现精细管理。”

2021年12月底,在江西省新余市新余钢铁厂,由中冶南方研发、设计、建设的全球首个数智孪生料场已投入使用,各项功能正逐步优化,性能不断提升。

中冶南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料场规模为64万平方米,可满足年产千万吨铁水生产的原燃料储运需求。“所谓‘数智孪生’,是指数字孪生料场与智能料场的集成。”

智能料场,是指料场中有30余台堆取料机、卸料车等设备24小时连轴转,操作人员在远程监控中心就能“一键”完成原料入库、供料、混配、自动盘库、更新库存等,实现前端料场全自动化操作,让操作工人无需在粉尘环境中工作,最终可减少现场操作工约70人。

数字孪生,是指在电脑上建构了一个虚拟的“双胞胎”料场,实现线上漫游,并可模拟实际生产,优化生产调度流程。上述负责人介绍,料场设备拥有“智慧大脑”,能采用最佳堆料策略,精准控制上料时间和顺序,确保矿原料成分混配均匀,进而提高炼铁原料质量的稳定性,降低高炉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从源头上促进节能减排。

中国硅钢技术首次迈出国门 闯入欧洲市场

硅钢,被誉为“钢铁工业的王冠”。2019年,俄罗斯五大钢铁生产商之一、最大的硅钢生产厂——新利佩茨克钢铁公司面向全球招标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电工钢项目,打造0.1毫米的极薄硅钢。此前,俄罗斯市场基本都被欧洲企业垄断。2020年,中冶南方成功战胜4家老牌欧洲企业,一举中标。

据介绍,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条新能源汽车用高端无取向电工钢连续退火机组,覆盖了中频用电工钢薄带的所有牌号,代表了目前电工钢行业的最高技术水平,也是中国硅钢技术首次迈出国门、闯入欧洲市场的重要项目,充分展现了中冶南方强硬的技术实力。

2021年,该项目已完成BIM模型交付,为后期4D施工模型的开发、工厂设计的展开以及施工组织的策划提供坚实基础,确保了项目的继续推进。

其中,项目核心关键设备——退火炉由中冶南方热工公司开发、设计、供货,采用了超低氮组合加热、绿色清洁加热、精准冷却、带钢无损伤输送、炉压及气氛控制、智能控制数学模型等多项绿色、低碳、创新型技术及装备,在保证带钢品质提升的基础上,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实现退火炉绿色、智能生产。

2021年12月8日上午,该项目首批设备已顺利从武汉、青岛、上海、泰州四地同时启程发货。

钢铁冶炼多个节能减排技术实现首台套应用

钢铁行业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也是事关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

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中冶南方近年在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方面积极作为,尤其在碳减排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2021年,由中冶南方自主研发的超临界煤气发电、焦化废盐制酸等领先技术,以及硅钢热处理、轧钢加热炉等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均成功实现首台套应用,从钢铁冶炼各个工序推进节能减排与循环利用。

煤气发电

第六代超临界技术打破利用率“天花板”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会排放大量低热值燃气,以前只能被“点天灯”放散处理,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后来,随着钢铁行业技术创新,煤气发电技术越来越成熟,使得以前让钢铁企业心烦的富余煤气,如今成为了企业挣钱的“香饽饽”。

以往,煤气发电技术的20%利用率属于行业正常水平。中冶南方此前研发的第五代煤气发电技术,将该数字大幅提升至40.5%,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不过,这一数字已成为行业极限值,再往上提升就好比登山时的“登顶”,后面每走一步都会非常艰难。

2021年,中冶南方研发的第六代超临界煤气发电技术,成功将该数字提升至46%,并应用于广西盛隆项目,在提高项目效益的同时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应,实现自主核心技术迭代升级重大突破。

废气治理

活性焦技术将污染物“一网打尽”

面对钢铁行业烟气治理痛点,中冶南方近年成功研发的活性焦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具有副产物资源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排烟视觉效果好等众多优势,可以充分利用活性焦的多种特性进行脱硫、脱硝、脱尘、脱重金属及二噁英等,正所谓将多种污染物同时“一网打尽”。而且,副产物为浓硫酸、焦亚硫酸钠等,实现了变废为宝,分别应用于工业、医药等多种行业中。

在此基础上,中冶南方技术人员进一步攻克技术壁垒,设计出一套集安全、智能、绿色、高效于一体的现代化活性焦制备工艺流程,建成国内首套环保型活性焦生产线,其自动化控制程度、安全生产水平、环保水平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产出的活性焦粒核心指标也优于市场上流通的同类产品。2021年,中冶南方又再度签下产线扩产合同。

低碳发展

为湖北最大民营钢企提供一揽子服务

在单点技术上进行突破的同时,中冶南方还对国家“双碳”目标推进相关政策开展大量技术研究和前瞻性工作,聚焦钢铁生产工艺全流程,促进生产流程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为钢铁企业提供低碳发展的一揽子服务方案。

2021年9月,中冶南方与湖北省最大民营钢铁企业——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超低排放评估和“双碳”规划合作协议,助力金盛兰完成钢铁企业低碳转型。

目前,中冶南方已完成企业助力低碳发展的初版技术路线图编制,立项多个低碳技术课题;正在建设的“钢铁生产低碳管理系统”,立足国内外权威、通用的钢铁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将助力我国钢铁企业开展碳资产数字化管理能力提升。

中冶南方城建公司成功贯通武安旅游环线6条隧道

1月7日10时58分,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破声响起,中冶南方城建公司承建的武安旅游环线公路工程PPP项目中的仙灵隧道顺利贯通。至此,由该公司承接的武安旅游环线项目6条隧道全部实现贯通目标。

武安市旅游环线公路工程PPP项目位于太行山余脉的山岭地区,路线迂回曲折、纵坡度大,高填深挖路段与桥梁、隧道构筑物较多。其中共有6条隧道工程,总里程10.76公里,包括朝阳沟隧道及平行救援通道(均2.18公里)、仙灵隧道及绿道隧道(均1.7公里)、茶壶山隧道(1.295公里)和观音山隧道(1.72公里),均分布在不同乡镇、人迹罕至的山林中。

自2018年10月进场至今,中冶南方项目团队始终牢记节点目标,在长时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想方设法、群策群力,克服天气寒冷、山洪暴发、阻工频繁、交通不便、地质复杂、疫情影响、人员更迭等种种障碍,相继完成了包括隧道贯通在内的一个又一个重要节点。

中冶南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隧道设计过程中,项目团队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山岭隧道全地质模型,模拟山岭隧道的动态施工过程,用以指导后续隧道现场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又采用GPS静态控制以及PTK技术、EKKO(地质雷达)、TSP(地震探测仪)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有效应对了因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带来的隧道施工安全、质量隐患。隧道工程采用新奥法设计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方针,针对不同围岩选取不同的开挖方法,爆破施工采用连续装药、非电起爆网络、光面爆破的施工方法,并严格对炮眼数量、单位炸药消耗量和起爆网络进行设计和验算,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在现场实践的基础上,项目团队已申请技术专利十余项,为中冶南方在山区公路项目关键施工技术的创新研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设计到施工

中冶南方全力参与光谷之“心”建设

目前,在武汉光谷主中心,总面积36.15平方公里的光谷中心城建设正如火如荼,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光谷科技大厦、高新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光谷五路地下空间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次第落成,成为全新地标。

而在这背后,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建设施工,处处都有中冶南方的创新身影。

在规划设计环节,中冶南方牵头实施了光谷中心城“综合设计”项目,坚持“整体规划、协同设计、一次建设”理念,以顶层设计、专业融合、精细管控为核心,助力实现“路网”“水网”“绿网”“管网”“智慧网”五网融合,城市建设全流程衔接,地上、地面、地下全空间范围统筹,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水环境治理环节,中冶南方承接了玉龙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玉龙河位于光谷未来城的生态发展轴,是光谷东门户的形象风光带。其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是武汉市“四水共治”实施计划中重大项目之一。截至目前,综合整治基本完成,玉龙河水碧波荡漾,河岸两侧绿荫葱郁。该项目最大的特色,是从玉龙河两岸绿地向外围延伸,将河道、公园、居住小区、公建、城市道路等按照海绵城市理念综合开发,打造“翠山嵌水,碧水穿城”山水体系,使玉龙河集合武汉湿地生态轴、光谷CTBD景观轴、未来城防洪排涝通道、居民工作生活休闲带“四位一体”的全体系功能。

在道路施工环节,中冶南方在光谷高新大道项目建设中充分运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和海绵城市等先进设计理念,打造了一条“智慧大道”——采用 “连续配筋混凝土+沥青”的“刚柔并济”复合路面,打造了“长寿命道路”,预计使用年限可达30年;全线接入智慧路灯,集5G设施、充电桩、交通指示牌、交管监控设备等功能于一身,科技感、美感十足;植入海绵城市技术,减少路面渍水,加强雨水积蓄、下渗和净化,同时大力完善污水处理体系。

中冶南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发挥综合设计优势,推进数字化交付、智能化赋能,面向工程、服务、运维全生命周期,制定综合型、集成型解决方案,加速成为国内一流城市建设全过程、一体化服务提供者。

链接

中冶南方15项科技成果鉴定结果一览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水平

1 低耗高效冷轧带钢超声波清洗技术开发及应用国际领先

2 三流板坯连铸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开发与应用国际领先

3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自动出钢系统国际领先

4 长寿命CRC+AC刚柔复合式路面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国际领先

5 高效节能不锈钢轧制退火酸洗工艺及装备研发国际先进

6 钢铁制造过程能效评估及优化控制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国际先进

7 连铸过程表面淬冷工艺技术及装备开发国际先进

8 真空精炼工艺节能环保真空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国际先进

9 高质量长寿命橡胶膜密封煤气柜关键技术国际先进

10 钢卷拆捆带机器人技术与装备研制开发国际先进

11 活性焦净化冶金烟气污染物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国际先进

12 城市医疗废弃物耦合生活垃圾焚烧资源化处理技术国际先进

13 城市高密度区海绵城市模型开发与应用国际先进

14 中冶南方远程监控诊断平台国际先进

15 高浓度铬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生态修复技术开发及应用国内领先

部分国际先进

策划: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文图:马岚

责任编辑:彭磊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