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民政“福康工程”为贫困残疾人雪中送炭
2022-01-06 17:09:29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光正、通讯员付庆红、纪红斌)“你们真是雪中送炭。”1月5日,随县澴潭镇小东门居委会菜市场,坐在新轮椅上的杨正全对来访的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工作人员说。杨正全因病下半身瘫痪10年了,多年前在武汉住院治病期间,病友送给他一台旧轮椅,去年用坏了没钱换新的。幸亏省民政厅实施“福康工程”,送来一台新轮椅。

2019年以来,省民政厅实施“福康工程”,为有意愿的贫困残疾人免费配置假肢、矫形器及轮椅、拐杖、助行器、护理床等康复辅助器具,关爱对象包括脱贫户家庭、低保户家庭和特困对象中的残疾人。目前,“福康工程”已为英山、保康等17个县的贫困残疾人配送假肢、各类辅具共3000多具。

56岁的杨正全和妻子王章付就是低保户,他们住在女儿的水产店,靠低保金和亲友关照生活。王章付说,这十来年为照顾丈夫,她的身体也累垮了,省下来的钱勉强够看病买药。这次民政部门送来新轮椅,工作人员还上门根据杨正全的身高、体重调试,让他方便使用。“感谢党和政府的关爱。”王章付说。

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是“福康工程”定点机构,负责协调各县民政局和供货方,安排具体配送事宜。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和供货方一起,在各地民政工作人员、村干部的带领下,把辅具送到残疾人家中,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调试好,教会他们及其家属如何使用。

小东门居委会的63岁的张建英从小右腿截肢,几年前因高血压偏瘫、卧床不起。丈夫张兴群每天给她喂饭喂水、按摩身体,防止她得褥疮。上个月,民政部门送来了双摇护理床。“以前扶她坐在床边、斜靠着柜子,我给她喂饭,她时不时歪倒。自从有了护理床,要吃饭时,我把床头摇起来,她稳稳地坐着吃饭,我轻松多了。”张兴群说。

60岁的蔡义国,小时候摔伤救治不及时,左腿落下残疾。他原本撑着一支请木匠定制的拐杖行走,上个月,民政部门送来一对铝合金拐杖。“新拐杖好得多。”他笑呵呵地说,刚收到新拐杖时舍不得用,想留着过年时用,试过几次后,发现轻便舒适、防滑减震,越用越顺手。

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工作人员介绍,2020年技术中心为竹溪、竹山等地部分贫困残疾人配送了假肢,并教会他们如何运用假肢走路和劳动,“看到他们穿戴假肢后可以养羊、种地,精神面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我们感到非常自豪,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责任编辑:赵琳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