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近日,江夏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组书记谭晓华在接受本台专访时表示,未来,江夏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将紧紧围绕“一示范四先行”当先锋、打头阵,扛牢汤逊湖组团主体区、核心区的江夏担当,通过“融汇贯通”四步走,促进政府、企业、人才三方互联互通。
谭晓华表示,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从人才红利看,江夏区总人口超100万,在武汉市四个远城区中江夏区每年人口净流入最多,每年落户江夏创业就业大学生约3万人,同时我们区内拥有20名院士,5家博士后工作站,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叠加,为江夏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企业活力看,江夏区市场主体12.5万个,规上工业企业357家,专精特新企业109家,同时区政府顶层设计了“1+5”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与高瓴资本、复星集团等国内头部基金合作,打造江夏产业基金丛林,为区内企业发展提供澎湃的动能。目前江夏围绕“五谷共建”和“3+3+1”产业布局,出台了支持制造业发展20条、推进服务业发展10条和促进招商引资10条以及江夏英才计划等一揽子政策举措,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到江夏投资发展。
谭晓华说,今年一季度江夏经济数据整体呈上升趋势,宏观四角运行平稳,“三驾马车”驱动有力,企稳回升活力增强。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招工难、招工贵、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政府服务企业针对性不强等难点和痛点。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融汇贯通”,即“融”聚资本力量,打造资金融通的长效平台;“汇”集天下英才,构建聚才育才的良好生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通”服务壁垒,营造惠企助企的营商环境。谭晓华表示,将积极组织开展“金融下午茶”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对话平台,为“黑马”企业和优质科技产品寻找伯乐;通过校企“订单班”、实习实训等合作形式,强化校企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加强对区内企业的走访和服务,与企业深入沟通交流,为企业精准画像,解决企业共性和个性化需求,为海康威视、楚能新能源等新落户的产业链重点头部企业配备“产业秘书”,主动对接需求,实时跟进服务,助力企业重点项目快启动、快推进、快达效。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刘璇)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