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宜昌频道通讯员江涛、侯沁言)为夯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学习“中原菜都”扶沟模式,更好地带动本地区农业产业发展。5月6日上午,来自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和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的四地青年干部联合培训班,走进河南农业大学扶沟蔬菜研究院开展现场教学,感受农业之美。
学员们先后到番茄无土栽培馆、新品种选育区、新品种种植区等区域参观学习。认真听取了相关负责人的介绍,通过实地查看、现场交流,详细了解扶沟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建设、种植规模、市场销售、经营机制、产业效益、群众参与、农民增收等情况。
四地青年干部走进大棚,在技术员指引下,边走边看,边听边问,技术员从育苗、插秧、嫁接、移栽、架藤、授粉、保果、采摘,到旋耕、培土、施肥、浇水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讲解。技术人员讲得详细,学员们听得认真。
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大家一致表示,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思路,学习了技术,增长了知识,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据了解,河南农大蔬菜研究院承担着全县70%以上设施蔬菜秧苗的供应,切实保障人民的“菜篮子”。除了满足群众的购菜需求,还为脱贫户免费发放种苗、提供技术指导,带动脱贫户参与种植,为扶沟蔬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为附近群众增加就业岗位200多个,帮助一部分中老年劳动力实现增收致富。
河南省扶沟县乡村振兴局干部陈皓介绍:“我们扶沟蔬菜研究院每年主要是开展育苗、新优品种瓜菜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像每年选育的番茄、辣椒、西瓜、甜瓜还有茄子,品种有上百个,推广的种苗有3000万株左右,向农民推广的品种种苗质量有保证,然后种苗推广出去后可以为老百姓增收致富,还有为他们提供无偿的技术服务,从而带动他们提高收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夷陵区作为宜昌市重要的城郊蔬菜保供基地,基本形成以鸦鹊岭、分乡、黄花为主的城郊蔬菜保供基地,以樟村坪、下堡坪、雾渡河为主的高山蔬菜外销基地以及遍布全区的农户庭院蔬菜基地。种植品种丰富,其中分乡土辣椒、嘉馥蔬菜、山里来干菜、上洋脆皮黄瓜、殷家坪西红柿、鸦鹊岭分葱等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考察学习后,夷陵学员纷纷表示,回去后将深入分析研究扶沟县推进“公司+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深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模式,增强农户内生动力和产业“造血”能力,实现农户增收、企业受益的多方受益格局。夷陵也将聚焦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种植优势,以市场化、现代化、绿色化为引领,突出品种特色,强化技术支撑,建立农技人才信息库,健全农业市场主体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蔬菜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聚焦打造优势品牌,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不断提升蔬菜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培育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夷陵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赋能。
-
回复